您的位置:首页 >> 社会组织党建

社会组织党建

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科技支撑作用——濮阳市创新园林研究所在全市党建会议上的发言
发布时间:2013-11-16 17:36:08    点击:4273次    [关闭本页]

大家好!我是濮阳市创新园林研究所所长王晓军,我所被授予2010到2012年度河南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,这是对濮阳园林成绩的充分肯定,也是对我们的激励和鞭策,我将近期工作给大家汇报如下。

濮阳市创新园林研究所建立于2005年6月,现有职工36人,其中党员11人;拥有两处科研基地260多亩,主要开展园林技术研究开发、推广和应用,新优花卉引种培育和扩繁等项工作。

七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,我支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,创新园林科技,提升服务能力,坚持抓班子、强队伍、创机制、谋发展,充分发挥科研的孵化带动作用,为推动我市园林行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第一、在树立“科研标兵”中创先争优

自研究所党支部成立以来,我们就狠抓科技人员的科研能力建设,在提升科研能力、强化内功修炼上下功夫。

1、抓学习、提能力。围绕我市“一创双优”活动、 “十八谈——濮阳篇”等主题,组织召开专题讨论,紧跟城市发展形势,调整研究发展方向,提出20多条可行性建议,节约各项生产成本约10万元。同时,针对我所研究成果,积极组织撰写专业论文26篇,先后在《中国园林》、《中国花卉园艺》等刊物上发表。由于成绩突出,党支部多次被上级授予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,我个人获得全市2011年度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。

2、强技能、练内功。每年制定员工培训学习方案,实行“党员与普通职工、老与新职工相结合”的工作模式,通过公开竞聘、技能比武、绩效考评,提高了科研队伍的整体素质,充分发挥党员在基层的战斗堡垒作用。

第二、在推行“技术革新”中创先争优

通过“学习型”支部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,我们要求党员和科研人员,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科技理论与技术,加大科研产业化发展,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。

1、抓创新,见实效。给杨柳注射“抑花一号”,有效控制了杨柳飞絮。成功繁育推广40多个地被品种,如美丽月见草、假龙头、观赏草、大花萱草等。自筹资金30余万元,建立起2000平方米的组培研究室,加快新优园林植物的生产繁育,年产新优宿根花卉达100万株,形成了豫北宿根花卉繁育基地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

2、争项目,促协作。几年来共获得省、市级科研项目8项,有《耐寒、耐旱、节能型宿根地被的引种培育研究》、《园林废弃物加工处理的技术研究》等,其中4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励。《园林废物加工处理的技术研究》还被河南省总工会和省科学技术厅评为2010年“河南省百项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”。积极与中科院植物所、北京园林科研所、山东农大等开展产学研协作,加强生物防控和宿根花卉杂交培育等技术研究,并于2010年6月建立省内第一家管氏肿腿蜂人工繁育技术中心,年产种蜂200万头;去年9月份建立了中科院宿根花卉濮阳基地,收集芍药、鸢尾、大花萱草等300多个品种,建立了6500平方的资源圃。

  第三、在打造“绿化精品”中创先争优

  近几年来,我们立足濮阳实际,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城市建设和园林绿化事业中去,提升了城市品位。

1、引人才,搞活动。我所于2009年6月被团市委命名为大学生实习基地,先后为百余名大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,为我市园林绿化事业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。 

2、顾大局,重服务。自2010年11月以来,我所积极响应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,加班加点培育扩繁新优地被植物,两年来为绿化改造提升提供各类苗木近100余万株,打造各类精品园林20余处,赢得了广大市民的一致赞赏。

沐风雨历程,续龙都辉煌。目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,让我们以开展“创先争优”活动为动力,牢记使命,不忘宗旨,满载荣誉,再上征程,为建设富裕、和谐、美丽新濮阳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!谢谢大家。

   

  • 办事指南
  • 文件下载

热门文章

版权所有 濮阳社会组织 Copyright 2013-2017 www.pyshzz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濮阳市开州中路10号市民政局办公楼5楼    电话:0393-6687126    信箱:pysmgj@163.com
建议使用:1024*768分辨率,ICP备案:豫ICP备13019822号    后台管理